2015年, 第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12-25
  

  • 全选
    |
    技术及创新
  • 姚征,丁蕴丰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57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对三自由度机械手进行参数设计,使用MATLAB软件中的Robotics-toolbox工具箱对机械手的运动状况和末端执行器的轨迹规划进行仿真,分析其运动情况的仿真图和曲线函数图,判断其性能是否能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并以仿真及分析结果作为机械手重新优化设计的理论依据。
  • 王余敬,吴耀金,刘辉,郭华玲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58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材料表面缺陷激光超声检测中,超声脉冲反射回波信号往往受到结构噪声的干扰,信噪比较低。为了提高激光超声检测信号的信噪比,提出了用分离谱技术处理检测到的声表面波信号。仿真实验信号,模拟了同等的信号,用分离谱技术处理含噪声的模拟信号,比较处理后信号的信噪比,选择最有效的分离谱技术处理激光超声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可以提高信噪比,且对含有不同深度表面缺陷信号的特征可以清晰提取,与理论公式推导的结果相符合。
  • 周俊杰,李文鹏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58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土壤在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MATLAB软件利用kriging插值法绘出“2011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1]”某城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浓度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得到各点的浓度且相对于BP神经网络较简单,较易推广。
  • 李响,胡小鹏,袁琦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59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我单位研发的机器翻译系统融入统计后编辑方法后实现串行结构多引擎融合技术,该方法的目的是解决翻译领域适应性的问题,矫正规则为主导的系统翻译结果,提高翻译译文的质量。其中包括提取系统生成的译文作为源语言构建中文平行语料库,然后采用统计的方法训练翻译模型和语言模型,抽取短语表和N-gram文本用于统计后编辑翻译引擎的解码。文中给出了该方法综合性能评价,最后给出下一步工作设想。
  • 邓伟锋,何文栋,王明聚,徐常志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59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电力系统特种光缆的应用日益普遍,光缆辅设的数量越来越多,使用年限越来越长,未来电力特种光缆的故障及维修的频次将会逐渐增多。研发快速故障诊断及修复技术迫在眉睫。本文研究了电力特种光缆的断点快速修复技术,提出了修复方案和施工方法,为电力系统生产运维部门的应急抢修工作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降低通信事故或故障对电力生产调度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转。
  • 李兴富,杨发综,潘成华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0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桐乡电厂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十分复杂的管理工作,投资方、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各种设备材料供应商、调试单位以及有关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密切的联系。电厂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在体现这些关系的基础上,直接面向代表投资方进行建设管理的业主,面向参加建设工作的施工监理、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他们通过电厂基建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协同完成其业务工作,参与工程项目管理,达到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节约投资、节约人工统计成本、缩短工期,并快速实现竣工决算的目的,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 颜辉,邵铁民,翟胜强, 杨鹏, 颜元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1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长输油气管道建设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管道集中调控业务向纵三条发展,本文针对中国石油长输油气管道集中调控业务所依托的SCADA系统运行实时数据应用这一关键支撑手段,通过论述与之相关的九项信息技术来例证“信息技术为我国长输油气管道的运行实时数据应用保驾护航”。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给相关IT行业企业带来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其能够得到启发,实现某些先进的IT技术与中国石油管道集中调控业务的有机契合,有效提升我国在油气管道运行实时数据应用上的技术水平。
  • 徐志新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1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总结了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网的设置原则,给出了天津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综合接地网构成形式,通过对比接地电阻值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分析出可能存在误差的原因。对综合接地网防雷,以及地铁站防雷工程建设没有借鉴指导意义。
     
  • 焦党育,庄媛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2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全面整合与优化公司建设所需的IT应用资源、数据资源及基础设施资源,神华国华北京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启动了商务智能系统的建设。目标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系统间的业务功能协同和集中服务,加强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促进电厂运营的业务一体化。指标数据是BI系统实现智能分析的基础,构建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是BI系统实现的关键与难点。通过对电厂各业务部门及公司领导关心的指标进行逐层分解,明确指标分析的类别、指标域、分析的主题及分析的指标内容,形成了 “类别-主题域-主题-指标” 四级指标体系。
  • 张瑾,贾彦敏,徐树杰,康医飞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2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国内环保法规与绿色发展大形势下,汽车行业进行材料管理与选择的现状,从信息化角度探索了我国汽车材料管理的方向。通过车用材料基础数据库AMASS,将汽车行业的材料基础信息进行整合,实现汽车材料信息共享,为汽车生产企业进行环保选材提供数据支撑;并借力信息化,为企业打造智能材料管理平台。
  • 于凌宇,刘夏飞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3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该文阐述了忆阻器的内涵,研究了其材料、结构及技术机理,探讨了它突破芯片技术极限,推动电子科技进步和电子工业腾飞的重大革命性和战略性意义。
  • 谢振键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3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室内环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描述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及常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并从建筑材料、净化空气等方面提出了室内污染的防治措施。
  • 韩晓晶,王中慧,高淑娟,章友玲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4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煤炭的燃烧废物粉煤灰(FA)量大且污染环境,为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粉煤灰对水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行为,主要从吸附平衡实验、粉煤灰的投加量、吸附温度、pH和色度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6.35条件下,当粉煤灰的投加量为50mg,温度为35℃,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进行拟合,说明粉煤灰易于吸附亚甲基蓝,属于非均质吸附。
  • 万卓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4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食品与水质安全速测仪的校准方法,并对测量结果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 专题综述
  • 董宝奇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5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工业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工业企业是否成为创新的主体。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对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内涵的剖析,建立了衡量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制约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和制度障碍,并提出提高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 技术及创新
  • 孙烨
    工业技术创新. 2015, 2(6): 66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汽车产业当前面临的安全、环境、交通等问题使当下的汽车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立足于协同学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跃迁的视角对汽车产业从功能走向智能的必然趋势和可行路径加以分析。并以ADAS 系统为例,阐释了汽车产业的并购整合。最后,定性的提出对技术“跨时空”、“跨地域”进行整合的政策建议。